電氣控制柜配線有柜內和柜外兩種。柜外配線常用線管配線,柜內配線有明配線、暗配線和線槽配線等。
一、線管配線
對不在電氣控制柜內的所有導線都應穿管,管配線具有耐潮、耐腐、導線不易遭受機械損傷的特點,常用于承受一定壓力的地方。
1 .鐵管配線
l )根據使用場合和導線截面及導線根數選擇鐵管類型及管徑,所穿導線截面積應比管內徑截面積小40 %。
2 )盡量取最短距離敷設鐵管,并且管路應盡可能少轉角或彎曲(一般不多于三個),管路引出地面時,離地面高度不得小于0.2m 。
3 )鐵管彎曲時,彎曲半徑不小于管徑的4 一6 倍,且彎曲后不可有裂縫和凹陷現象,管口不能有毛刺。
4 )線管敷設前,應先清除管內雜物和水分,管口塞上木塞;對明設的鐵管應采用管卡支持,并使管路做到橫平豎直。
5 )不同電壓、不同回路的導線不得穿在一根管內,除直流回路導線和接地線外。鐵管內不允許穿單根導線。
6 )鐵管內導線不準有接頭,也不能穿人絕緣破損后經包纏絕緣的導線。
7 )穿管導線的絕緣強度應不低于500V ;導線最小截面積規定為銅芯線1.5mm2,鋁芯線2.5 mm2
8 )管路穿線時,選用直徑1.2mm 的鋼絲做引線。當線管較短且彎頭較少時,可把鋼絲引線由管子一端送向另一端,這時一人送線一人拉線。若管路較長或彎頭較多時,在引線端彎成小鉤,從管子的兩端同時穿人引線。當鋼絲引線在管中相遇時,轉動引線使其鉤在一起,然后從一端把引線拉出,即可將導線牽引人管。注意穿線時需在管口加護圈并保證穿管導線的長度大于所穿管路的總長度。
9 )鐵管應可靠地保護接零或接地。
2 .金屬軟管配線
在機床本身各電器或設備之間的連接常采用金屬軟管配線,在使用金屬軟管配線時,應根據穿管導線的總截面選擇金屬軟管的規格;對有脫節、凹陷的金屬軟管不能使用;金屬軟管兩頭應有接頭連接,中間部分用管卡固定;對移動的金屬軟管應采用合適的固定方式且有足夠的余量。
二、柜內的配線
根據電氣線路的特點、設備要求選擇合理的電氣控制柜內配線方式,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配線方式。
1 .明配線
明配線又稱板前配線,其特點是導線走向清楚、檢查故障方便,但工藝要求高,配線速度較慢,適用于電路比較簡單,電器元件較少的設備。采用明配線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明配線一般選用BV型的單股塑料硬線作連接導線。
2 )線路應整齊美觀,做到橫平豎直,轉彎處應為直角;成排成束的導線用線束固定;導線的敷設不影響電氣元件的拆卸。
3 )導線與接線端子應保證可靠的電氣連接,線端應彎成羊角圈;對不同截面的導線在同一接線端子連接時,大截面在下,小截面在上,且每個接線端子原則上不超過兩根導線。
4 )導線應盡可能不重疊、不交叉。
2 .暗配線暗配線又稱板后配線,其特點是板面整齊美觀,配線速度較快,但檢查電氣線路故障時較困難。暗配線應注意下面幾點。
l )電器元件的安裝孔、導線穿線孔的位置要準確,孔徑要合適。
2 )板前與電器元件的連接線要接觸可靠,穿板的導線應與板面垂直。
3 )配電盤固定時,應使安裝電器元件的一面朝向控制柜的門,以便檢查維修,且板與安裝面要留有一定的間隙。
3 .線槽配線
它綜合了明配線和暗配線安裝的優點,不僅安裝施工迅速簡便,而且外觀整齊美觀,檢查維修及改裝方便,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配線形式,特別適用于電氣線路復雜、電器元件多的電氣設備安裝。一般使用塑料多股軟導線作為其連接導線。線槽配線見圖1與圖2

圖1 塑料線槽

圖2 線槽配線示意圖
1-線槽 2電器元件 3-接線端子排
為便于接線和維修,控制柜所有的進出線都要通過接線板連接,接線板的節數和規格應根據進出線的根數及流過的電流進行選配組裝,且根據連接導線的號碼進行編號,接線板安裝在柜內的最下面或側面,見圖6-5。
4、電器元件布局
電器元件在電氣控制柜中或配電板上的布局要合理。其總的原則是:連接導線最短,導線交叉最少。
三、電氣控制柜(箱或板)的安裝
( l )安裝。電器元件不同種類和型號的電器元件有不同的安裝形式,一般來說,在選擇電器元件時盡可能考慮相同的安裝形式。雖然各電器元件的安裝形式不盡相同,但其固定時應按產品說明書和電氣接線圖進行,做到安全可靠,排列整齊。此外,元件之間的距離要適當,既要節省板面,又要方便走線和檢修。安裝電器元件可按下列步驟進行。l )底板選料。底板可選用2 . 5 一5mm厚的鋼板或5mm厚的層壓板等。
2 )裁板。根據電器元件的數量和大小、安裝允許的位置及安裝圖,確定板面尺寸大小。裁剪時,鋼板要求用剪板機裁剪,.且四角要呈900直角,四邊須去毛刺并倒角;裁剪好的底板要求板面平整,不得起翹或凸凹不平。
3 )定位。根據電器產品說明書上的安裝尺寸(或將電器元件擺放在確定好的位置)用劃針確定安裝孔的位置,再用樣沖沖眼以固定鉆孔中心。元件應排列整齊,以減少導線彎折,方便敷設導線,提高工作效率。若采用導軌安裝電氣元件,只需確定其導軌固定孔的中心點。對線槽配線,還要確定線槽安裝孔的位置。
4 )鉆孔。確定電器元件等的安裝位置后,在鉆床(或用手電鉆)上鉆孔。鉆孔時,應選擇合適的鉆頭(鉆頭直徑略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徑),并用鉆頭先對準中心樣沖眼,進行試鉆;試鉆出來的淺坑應保持在中心位置,否則應予校正。
5 )固定。用固定螺栓,把電器元件按確定的位置,逐個固定在底板上。緊固螺栓時,應在螺栓上加裝平墊圈和彈簧墊圈,不能用力過猛以免將電器元件的塑料底座壓裂而損壞。對導軌式安裝的電器元件,只需按要求把電器元件插人導軌即可。
在安裝按鈕時,應注意其相對位置及顏色:
① 對應的“起動”和“停止”按鈕應相鄰安裝。“停止”按鈕必須在“起動”按鈕的下邊或左邊。當兩個“起動”按鈕控制相反方向時,“停止”按鈕可以裝在其中間。
② “停止”按鈕和急停按鈕必須是紅色的。當按下紅色按鈕時,必須使設備停止工作或斷電。“起動”按鈕的顏色是綠色。“起動”和“停止”交替動作的按鈕必須是黑色、白色或灰色,不得用紅色和綠色;點動按鈕必須是黑色。復位按鈕(如保護繼電器的復位按鈕)必須是藍色。當復位按鈕還有“停止”作用時,則必須是紅色。
③ 在自動和手動操作中,紅色蘑菇頭按鈕用作急停。其他顏色的蘑菇頭按鈕,可用于“雙手操作”的“循環開動”按鈕,或用于備有機械保護裝置“循環開動”按鈕。在上述情況下,按鈕不得為紅色,應為黑色或灰色。
( 2 )根據接線圖接線按圖施工是電氣控制柜安裝的基本要求之一,接線時要嚴格按照接線圖的要求,并結合原理圖的編號及配線要求連接電器元件。連接的順序原則上先接主電路,再接輔助電路;先柜內,后柜外。
l )接線方法:所有導線的連接必須牢固,不得松動。在任何情況下,連接器件必須與連接的導線截面積和材料性質相適應。導線與端子的接線,一般一個端子只連接一根導線。有些端子不適合連接軟導線時,可在導線端頭上采用針形、叉形等冷壓接線頭。如果采用專門設計的端子,可以連接兩根或多根導線,但導線的連接方式,必須是工藝上成熟的各種方式。如:夾緊、壓接、焊接、繞接等。這些連接工藝應嚴格按照工序要求進行。導線的接頭除必須采用焊接方法外,所有導線應當采用冷壓接線頭。如果電氣設備在正常運行期間承受很大振動,則不許采用焊接的接頭。
2 )導線的標志:
① 導線的顏色標志。保護導線(PE )必須采用黃綠雙色;動力電路的中性線(N )和中間線(M )必須是淺藍色;交流或直流動力電路應采用黑色;交流控制電路采用紅色;直流控制電路采用藍色;用作控制電路聯鎖的導線,如果是與外邊控制電路連接,而且當電源開關斷開仍帶電時,應采用桔黃色或黃色;與保護導線連接的電路采用白色。
② 導線的線號標志。導線線號的標志應與原理圖和接線圖相符合。在每一根連接導線的線頭上必須套上標有線號的套管,位置應接近端子處。線號的編制方法如下:
a )對主電路,三相電源按相序自上而下編號為LI 、h 、腸;經過電源開關后,在出線端子上按相序依次編號為Ull 、V 小w , ,。主電路中各支路的編號,應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每經過一個電器元件的線樁后,編號要遞增,如u , l 、V 小Wll , U . 2 、V12 、W , 2 。單臺三相交流電動機(或設備)的三根引出線按相序依次編號為u 、v 、w (或用ul 、v ,、W ,表示),多臺電動機引出線的編號,為了不致引起誤解和混淆,可在字母前冠以數字來區別,如lu 、Iv 、lw , Zu 、Zv 、Zw 。在不產生矛盾的情況下,字母后應盡可能避免采用雙數字,如單臺電動機的引出線采用U 、V 、W 的線標志時,三相電源開關后的出線端編號可用u ,、vl 、wl 。當電路編號與電動機線端標志相同時,應三相同時跳過一個編號來避免重復。
b )對控制電路與照明、指示電路,應從上至下、從左至右,逐行用數字依次編號,每經過一個電器元件的接線端子,編號要依次遞增。編號的起始數字,除控制電路必須從阿拉伯數字1 開始外,其他輔助電路依次遞增100 作起始數字,如照明電路編號從101 開始;信號電路編號從201 開始等。
3 )控制柜(箱或板)內部配線方法:一般采用能從正面修改配線的方法,如板前線槽配線或板前明線配線,較少采用板后配線的方法。采用線槽配線時,線槽裝線不要超過容積的70 % ,以便安裝和維修。線槽外部的配線,對裝在可拆卸門上的電器接線必須采用互連端子板或連接器,它們必須牢固固定在框架、控制箱或門上。從外部控制、信號電路進人控制箱內的導線超過10 根時,必須接到端子板或連接器件過渡,但動力電路和測量電路的導線可以直接接到電器的端子上。
4 )控制箱(板)外部配線方法:
除有適當保護的電纜外,全部配線必須一律裝在導線通道內,使導線有適當的機械保護,防止液體、鐵屑和灰塵的侵人。導線通道應留有余量,允許以后增加導線。導線通道必須固定可靠,內部不得有銳邊和遠離設備的運動部件。導線采用鋼管,壁厚應不小于1mm ,如用其他材料,壁厚必須有等效于壁厚為1mm鋼管的強度。(http://www.diangon.com版權所有)若用金屬軟管時,必須有適當的保護。當利用設備底座作導線通道時,無需再加預防措施,但必須能防止液體、鐵屑和灰塵的侵人。移動部件或可調整部件上的導線必須用軟線;運動的導線必須支承牢固,使得在接線點上不致產生機械拉力,又不出現急劇的彎曲。不同電路的導線可以穿在同一線管內,或處于同一個電纜之中,如果它們的工作電壓不同,則所用導線的絕緣等級必須滿足其中最高一級電壓的要求。
為了便于修改和維修,凡安裝在同一機械防護通道內的導線束,需要提供一定的備用導線,當同一管中相同截面積導線的根數在3 一10 根時,應有1 根備用導線,以后每遞增1 - 10 根,增加l 根。
5 )接線的一般步驟:
① 首先考慮好元器件之間連接線的走向、路徑。需要注意的是,導線與導線之間不得交叉、重疊,同向導線應緊靠在一起并緊貼底板排列。
② 選取合適的導線,根據某導線的走向和路徑,度量連接點之間的長度,截取適當長度的導線,并將導線理直。
③ 根據導線應走的方向和路徑,用尖嘴鉗將每個轉角都彎成卯。角,并與相應的邊保持平行,沿底板排列的導線應緊貼底板。
④ 用電工刀或剝線鉗剝去兩端的絕緣層,套上與原理圖相對應的號碼套管。用尖嘴鉗把剖去絕緣的導線線端彎成羊角圈(若用多芯軟線時,須用壓接端頭經冷壓鉗壓接),然后套人接線端子上的壓緊螺釘并擰緊。
⑤ 在所有導線連接好后,進行整理。應做到橫平豎直,導線之間相互平行,必要時癮線卡將同一走向的導線固定在一起。
四、電氣控制柜安裝事項
1、控制柜內外所有電器元件和導線的編號必須與電氣原理圖上的編號完全一致,因為安裝和檢修電器線路都要對照原理圖進行。
2、安裝接線時,為防止差錯,主、輔電路要分別接線;控制電路應一個子回路一個子回路的接?砂惭b一部分檢查一部分,避免出現大的差錯。
3、接線時,需注意各電路用線規格和顏色,不可搞錯。
4、如采用線管配線,應在導線穿管時預留1 一2 根備用線。
5、安裝時不可漏接接地線。
|